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五十二章 屈突通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7

  渭水之戰在七月十二,而今夜正是三日後的中元節,該拜祭先祖。
  炎帝陵前,五人對談了許久,卻還是立於石階之下,未得結果。
  石階旁,是壹塊塊石碑。
  偶爾月光從雲層間透下,能讓人勉強看清石碑上飽經滄桑的斑駁文字。
  “火德開統,連山感神……”
  劉元振雙手受縛,站在那,聽著李瑕與劉黑馬的言詞,壹直緊閉著嘴。
  好壹會,他低頭,將碑文看完。
  最後壹句是“盛德不孤,萬世同仁”。
  “盛德不孤,萬世同仁。”劉元振心裏念叨了壹句。
  之後,他聽到李瑕以李世民自勵。
  莫名地,這壹瞬間劉元振心裏忽然輕松了許多。
  “自比唐太宗,李瑕太狂妄了……但,輸給這樣的人,也是情有可原。”
  這念頭壹出,近日來壓在劉元振腦子裏的重擔仿佛被卸下了大半,讓他終於能長舒壹口氣。
  且不談李瑕有無這個資格,總之是在以前人自比。
  那他劉元振又該自比於誰?
  隋唐亂世,突厥可遠沒有如今蒙古之勢,也沒有如他劉元振這般卓然不凡的世侯……
  思來想去,壹個名字躍進腦海,劉元振不由搖了搖頭,感到有些羞愧。
  但愈想,愈覺得有些相似。
  屈突通。
  屈突通出身東胡,與契丹同族異部,擅騎射,好武略,有勇有謀,可謂與他相類。
  且其人有仁心,曾在隋文帝面前諫言“臣壹身如死,望免千人性命”,正如劉家所為。
  經歷也相似,兵敗被擒。
  不過,屈突通之後追隨秦王,平定薛舉、王世充……
  劉元振更加羞愧,罵自己不已。
  如何能這般便開始考慮投降之事?
  偏腦子裏又有個聲音在說著。
  “壹心純誠,遇明主,寧限於兩國爾?屈突通守節,求仁得仁,故圖形於淩煙閣,配列太宗廟庭……汝之誌向,堪比千古名將否?”
  劉元振遂想道:“我雖有比肩千古名將之誌,而李瑕微末,豈可稱明主?”
  “汝敗於其手,三矣;束手就擒,二矣。若李瑕不可稱明主,汝三敗二擒之人,猶自比於名將?豈不可笑?”
  劉元振不由覺得自己太可笑了。
  明知道比不了屈突通。
  “圖形於淩煙閣,配列太宗廟庭。”
  “會取安西將報國,淩煙閣上大書名。”
  “……”
  腦海中這些話語越來越密,劉元振突然發現自己的心思,已經是想要投順李瑕了。
  不想承認,但確實想。
  他目光向劉黑馬看去,夜色中看不清劉黑馬的眼神,只感受得到劉黑馬依舊不悅。
  “父親。”
  劉元振終於開了口。
  當先轉過頭來的卻是李瑕,看了劉元振壹眼,像是看穿了其人心思。
  李瑕遂點點頭,道:“也好,讓妳們父子先商量。”
  說罷,他徑直往邊上走了幾步,竟根本不在意劉黑馬是否會解下劉元振、劉元禮身上的繩索,試圖逃脫。
  劉元振並未急於解脫捆縛,而是向劉黑馬道:“前些日子,陛下加李璮為江淮大都督,賜金、銀符共六十余枚,褒賞獎諭再三。然而,孩兒得到京中消息,在這之前,粘合南合、張宏等人,曾向陛下進言,稱李璮必反。”
  “我知道,安撫、姑息之策罷了。”劉黑馬嘆息壹聲,“陛下正與漠北交戰,山東事態又不妙,這也是我肯與李瑕談條件的因由之壹。”
  劉元振卻還有另壹層意思,又道:“若旁人不知李璮之反心,只當陛下待諸世侯壹般寬厚。”
  他雖還被捆著,卻終於在消沈了壹段時間之後,重新有了評點江山的氣概。
  “如今陛下待李璮優渥,是姑息之策、是虛情假意。那,安知待父親之優渥與器重便是真的?有朝壹日四海歸壹、休兵晏民,又有誰真個能容忍世侯裂土分疆,手握兵權?
  父親豈不見史天澤每每推辭、轉授都元帥之職,窩闊臺、蒙哥不溢贊美之詞?由此觀之,蒙古可汗,並非真氣量恢宏。不奪世侯之兵權,非不願矣,實不能矣。而陛下天威難測……”
  劉黑馬嘆息壹聲。
  他比長子更明白,無論如何,忽必烈待世侯更寬松,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李瑕方才說的意思,是要奪劉家的兵權,比蒙古嚴、但不會像趙宋那般猜忌制衡。
  劉元振所言,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但眼下形勢所迫,聽聽這些話,有個臺階下罷了。
  “孩兒以為,李瑕為人,坦誠可信。”劉元振又道:“他將條件擺明,而非先欺騙父親,待往後再行反悔之事,是帶誠意而來。”
  在他眼裏,李瑕的誠信確實是好的。
  且是在“兵不厭詐”與“坦誠相待”這方面把握得極好。
  兩者的區別在何處?
  比如,忽必烈與阿裏不哥的使者商談,答應回哈拉和林商議,卻在暗中準備,最後斬殺使者,搶先登基稱帝。沒有人會說他奸詐,因為傻子才會去哈拉和林送死。這叫兵不厭詐,對敵人不擇手段。
  再比如,忽必烈為籠絡北人,平時口口聲聲“行漢法”,北人聽其言、見其行,因此而付諸努力,真心擁戴他。如今他確實登基、改年號,詔告天下實行漢法。這叫言行如壹,對自己人坦誠相待。
  兩者區別在於,雙方都是出於真心許下的承諾,才是真正有效的承諾。
  李瑕對敵,比忽必烈更不擇手段,刺殺、偷襲、欺騙、威脅,各種下作伎倆層出不窮;
  而李瑕待人,卻比忽必烈更坦誠,條件先擺出來,既然不能容忍劉家再裂地養兵,也不會虛與委蛇,先作欺瞞,壹是壹、二是二,稱得上“直率”。
  弱者太直率,只會被輕視,故而壹開始所有人都對他愛搭不理。
  唯有當李瑕擺出實力,睥睨關隴,這份直率才能成為氣魄。
  再反觀古來多少豪傑,起勢前少了這份直率,輕許諾言,欺瞞哄騙,最後毀言踐行,再難贖回。
  對比到這裏,李瑕的直率又成了更難能可貴的優點……
  劉黑馬默然而立,聽著長子的勸說,漸漸也感受到了這些。
  “妳認為李瑕真能成事?”
  “不知。”劉元振道:“但三峰山之戰前,父親可曾想過,三萬余兵力能勝十五萬大軍?”
  劉黑馬喃喃道:“其實,那是氣運啊,天降大雪……在那之前,我以為要死了……”
  “那既然形勢至此,再賭壹把又何妨?”劉元振道:“無論如何,豈不好過關中陷於宋軍反攻,家族基業毀於戰禍與猜忌?”
  這才是關鍵。
  今日談不攏,李瑕只是失去時機,劉家卻已有根基盡毀之慮。
  而條件好或不好只是其壹,能否遵守亦重要。
  更重要的是,李瑕能否成事……
  劉元振挺了挺背,道:“當年,父祖孤註壹擲,換劉家三十余年顯赫,如今時移運轉,孩兒亦願孤註壹擲,擔負家業。”
  劉黑馬終於又在長子眼中看到了昔日的光彩。
  前陣子,他嫌長子啰嗦,認為五子穩重,結果偷襲漢中壹役,五子也是全軍覆沒。
  此時再見長子振作,竟是不再嫌啰嗦,只感欣慰。
  ……
  李瑕按劍站在那,默默看著劉家父子的身影。
  之後,只見賈厚上前,對劉黑馬又低聲說了良久。
  夜風吹來,偶爾能聽到賈厚是在復述正月裏的對話。
  “……三百年之民生潦倒……觀其言行,匡扶天下之意誌……”
  李瑕又退了兩步。
  他沒多勸,相比現在勸說的語言,他過往的言行更重要。
  迄今為止,不論實力大小還未有壹個北地豪強投效於他。
  以往打了勝仗,他都是壹個腦袋壹個腦袋地砍過去。
  必須要結束這種情況了,時間已不多,他需要收服第壹個北地豪強,才能發展他的勢力。
  趁忽必烈與阿裏不哥相爭之際,他也必須盡快取關中,拉近雙方的基數。
  爭天下這是賽場,這是最後壹個入圍的機會。
  李瑕也知道自己提出的條件很壹般。
  說是讓劉家兄弟分統兵馬。但聽他調遣、交出錢糧,本質就與趙宋武將相當了,失去了自治壹方的權力,劉家拿什麽來養兵?
  李瑕與趙宋的區別,只看劉家信不信他的用人氣量。
  至於劉家答不答應,只看他們是否認為形勢到這壹步了。
  李瑕已不能給得更多,他不可能容忍中原之地有世侯自治,這是原則問題……
  “條件還未說完吧?”劉黑馬回過頭,這般問了壹句。
  李瑕點點頭,開口道:“方才說的是最關鍵壹點,劉公答應了?”
  “尚未考慮清楚,李帥不妨先把條件說完,老夫再考慮考慮。”
  “我兄長會娶令媛為嫡妻,從此劉李兩家同氣連枝,只須劉氏族人不犯國法,有李家壹份富貴長榮,便少不了劉家壹份。”
  劉黑馬深深看了李瑕壹眼。
  之後,他踱了幾步,問道:“如何掌握關中?”
  “如今是七月中旬,宋廷只怕還未收到我奇襲鞏昌的戰報……若能盡早拿下關中,可拖到半年後再上報。之後,請劉公為成都府路安撫使,治理民生政務,我請調張玨北上,調遣安排再待官員就任,又須半年。我有壹年多光景可掌握關中。”
  “治理成都?”
  “劉公征戰壹世,可願於廢墟之中建立欣欣向榮之事業?”
  劉黑馬背過身去,擡頭看向黑得深邃的天空。
  “妳真有……廓清帝宇之誌?”
  “是。”李瑕並不猶豫,道:“今劉公猶不信,無妨,我壹點點做給劉公看。”
  劉黑馬既不說答應,也不拒絕,看過了天色之後,又回頭看向了炎帝陵。
  “中元節快過去了,妳我先拜祭祖先,如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