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三十六章 勸降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6

  紐璘任都元帥不到壹年,聲名還不顯。
  劉黑馬與紐璘不同,是早年間便名震天下的大將。
  蒙古滅金最關鍵的戰役之壹“三峰山之戰”中,劉黑馬隨拖雷,以少勝多,壹舉擊潰金軍十五萬主力。
  此役,劉黑馬親手俘虜了金國大將完顏合達。
  威震中原之後,“劉黑馬”這個名字便為時人悉知。
  聽起來像個山賊流寇。
  但其實他是豪族出身,有名有字,本名劉嶷,字孟方,文武雙全。“黑馬”不過是他的乳名。
  劉家是契丹後裔,祖上為遼太宗耶律德光。遼亡後,避禍改了漢姓,遷居濟南歷城,成了金國人。
  劉黑馬的祖父壹輩,出仕金國,在張家口壹帶做官,早早降了成吉思汗。
  若只聽他名字,世人多半要罵他壹句“漢奸”,但劉黑馬連漢人也不是。
  當然,因慕漢唐之強,邊民在宋代之前都漢化得很快。遼、金都自詡為華夏正統,稱宋朝為“汴寇”。
  劉黑馬便是如此,他認為“吾讀文史,彬彬不異中華”,也認為大蒙古國會與契丹、女真壹樣,成為中州正統。
  總之,他乳名雖粗淺,其人本身卻是文治武功的將相之才。
  ……
  站在斬龍山上,眺望著成都平原,劉黑馬搖頭不已。
  “阿答胡、紐璘……蠢才。成都不該是這般經營啊。”
  其長子劉元振頜首道:“在利州時,見汪帥經營得利,未想成都竟是如此滿目瘡痍。”
  劉黑馬嘆道:“諸將皆言,圖蜀當破重慶。卻不知成都才是控制全川、雄視西南之重鎮。以天府之氣候,以都江堰之水利,水旱從人,不知饑饉。五年前若能經營得當,何必還要大汗親征?”
  劉元振深以為然。
  “紐璘勇武過人,於治理之事著實是蠢材。若能如北地世侯般,宋人豈敢有反攻成都之心。如今他兵敗身死,草秣也無、民丁也無,父親立足未穩,要如何收復?”
  “先派人往利州,運些輜重來吧。”
  劉元振問道:“成都城外尚有軍屯,是否派兵去搶占?以稍解糧草困厄?”
  劉黑馬搖頭,道:“妳可知兀良合臺是如何敗的?馬匹誤食了宋人下過巴豆的草料。莫去管那壹星半點的。”
  “是。”劉元振又問道:“但若拖下去,讓宋軍修築城墻、鞏固防禦……”
  “打仗不能急,紐璘便是輸在心急。”
  劉黑馬凝望著山下荒蕪的田地,沈吟了片刻,又道:“讓培之來見我。”
  ……
  半日之後,壹名中年男子坐在吊籃裏,被拉上成都城頭,從容不迫走到李瑕面前。
  “自古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還望閣下莫要殺我。”他笑著,向李瑕作揖道:“在下賈厚,字培之。斬龍山上的大蒙古國主帥正是家姊夫。”
  李瑕漫不經心問道:“妳是來招降我的。”
  賈厚笑道:“不急,不急。可否先給杯水喝?趕了五裏路途,實是又渴又餓。”
  蒲帷皺了皺眉,向李瑕附耳道:“這人有心計,想看我們的軍糧。”
  李瑕不以為意,安排兵士去端了食物和水給賈厚。
  壹塊鍋盔餅、壹塊烤好的馬肉、壹碗熱湯。
  賈厚拿那鍋盔餅咬了壹口,沒咬動,拿湯泡著,入口有些鹹味,裏面有豆豉、肉末、鹹菜摻著。
  好壹會才吃了小半塊,竟已覺十分飽脹。
  “賈先生不吃馬肉?”李瑕問道。
  賈厚擺了擺手,道:“謝閣下款待,飽了。”
  他目光再次落在案上的馬肉上。
  昨日李瑕與紐璘交戰,今日軍中有馬肉不稀奇,只怕還很多。
  只從這鍋盔餅來看,李瑕隨軍攜帶的糧草還不少……
  當然,這是李瑕故意讓他知曉的。
  另壹方面,賈厚昨日吃的也是馬肉……劉黑馬千裏疾馳,糧草帶得不多,這瞞不過去。
  “罷了,免了互相試探。”賈厚笑起來,道:“實不相瞞,我家大帥已派人往利州運輜重;閣下則需修整城墻。雙方都不願馬上開戰,閑著也是閑著,不如聊聊?”
  “哦?劉黑馬願降大宋?”
  “閣下說笑了。”賈厚道:“今日入城,見民生雕敝。在下心中亦覺悲戚,成都城內……如今可有三千戶人口?”
  李瑕神色平淡,道:“數百萬人為蒙軍所屠,妳卻來假惺惺哭祭不成?”
  蒲帷眼中亦泛起冷意。
  若非有不斬來使的成例,他頗想勸李瑕斬殺了這賈厚。
  賈厚卻似未察覺到這股殺意,嘆道:“那是窩闊臺汗在時的舊事了,自佛道傳入蒙古,加之我輩中原人出仕,大蒙古國已漸通牧民之術……”
  “這些年,蒙哥屠的城少嗎?”
  “閣下只看到屠戮,卻不見大蒙古國之變化?”賈厚道:“只說我家大帥,曾奉旨巡撫天下,體察民情,治撫民生。曾遇到應州郭誌全叛亂,脅從文武官員有五百余人,有司議盡屠戮,大帥卻只誅為首數人,余悉從輕發落。”
  話到這裏,他擡頭看了看李瑕,又道:“我非是勸閣下馬上歸降,只是想教閣下明白我家大帥是何樣人。他確有憐惜成都百姓之心,欲經略成都,復天府之國之繁榮。當今大汗身畔,常有此等仁人誌士。”
  李瑕毫不動容,但還是擡了擡手,示意賈厚繼續說。
  “前些時日,大汗拿下了大獲城。”
  賈厚的每壹句話都在斟酌。
  來勸降李瑕,必然要說出壹些蒙軍的進展,以顯示實力。
  而李瑕之所以願聽他說,必然也有打探情報的心思。
  那這其中的分寸就需要把握了……
  “大獲城守將,楊大淵,此人是宋軍在川蜀的宿將了。名望、資歷皆不低。”賈厚道,“初時,他斬殺了大汗派去勸降的使者,壹意孤行。大汗震怒,遂有屠盡大獲城之意。”
  “是嗎?”
  “但,楊大淵很快便明白,孤城難守,他絕難抵抗蒙古大軍。為了滿城百姓性命,他決心歸順。大汗本有意斬他,但在我家大帥、汪總帥的勸說下,大汗還是赦免了楊大淵,拜其為都行省侍郎,任以帥位。”
  賈厚話到這裏,看了李瑕壹眼。
  見李瑕並不驚訝,賈厚反而有些驚訝。
  要知道,楊大淵是蒙宋開戰以來,投降的最高階將領,其影響幾乎覆蓋了半個川蜀戰場。
  李瑕要麽是早就得到消息;要麽是養氣功夫極好。
  無論如何,都比賈厚預想中難對付。
  “閣下對此事如何看待?”賈厚只好問道。
  李瑕不加思索,道:“楊大淵這個叛徒。”
  賈厚壹楞,苦笑起來,搖著頭,撫須道:“楊大淵乞活數萬人性命,為民而反宋。此為忠於民事。閣下難道認為,他為了壹己之臣節,合該讓數萬人身死不成?”
  “屠刀在蒙人手上。若大獲城數萬人死,該怪的是誰?”
  “為官、打仗,不是論是非曲直,求的該是結果。”
  賈厚又道:“此事亦可見大汗之心胸。在閣下看來,妳屢斬大蒙古國大將,大汗該恨妳,必要斬殺妳?”
  “不是嗎?”
  “大謬。”賈厚正色道:“蒙古人素來只敬英雄。縱觀蒙金、蒙宋之戰,多少英雄本是與蒙古為敵,而壹朝歸順又得大汗寬宥信重。此等氣魄,趙宋可有?”
  李瑕搖頭。
  憑心而論,他確實沒辦法說趙宋皇帝在這方面比蒙古大汗有氣魄。
  或者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蒙古大汗是爭雄天下的統帥,趙宋皇帝是牧守社稷的政客。不是同類人,根本就不可比較。
  賈厚顯得極為自信,又道:“閣下不必擔心投順後會受到大汗的清算。我家大帥連楊大淵都保得下來,何況是妳?閣下若肯歸服,大汗必任妳閫帥蜀南,鎮守壹方,統兵牧民,世代封侯。大帥可壹力擔保,絕無虛言。”
  蒲帷臉色大變。
  他近來見李瑕行事,認為李瑕是擔得起蜀帥……至少成都府安撫使之職的。
  但朝廷沒給這個權力,李瑕擅自攬權顯然有諸多隱患。
  恰是蒙古給出的這條件,能消彌這些隱患,甚至給到了更大的權力。
  賈厚已掃到了蒲帷的臉色變幻,繼續道:“時勢至此,蒙古國壹統天下,大勢所趨。我輩所為,不該為生民謀太平?大帥欲經略成都,還百姓安樂;亦願扶閣下鎮川南。到時,川北川南,妳我漢人世侯合力,造就壹方樂土,豈不幸甚?”
  見李瑕不答,他又道:“當然,不敢奢求閣下馬上答應,但還請相信大帥的誠意。”
  “我信。”李瑕頜首道。
  蒲帷臉色又是壹變,忙道:“可笑。何謂大勢所趨?我看,蒙軍年年戰敗,也敢妄言壹統?”
  賈厚不慌不忙,向李瑕拱手,問道:“可有地圖?”
  經過先前的壹番話,又不見李瑕反駁,他已有了很大的信心。
  “有。”
  李瑕不介意聽賈厚多說,隨手拾了壹張什麽都未標註的地圖,在堂中鋪開。
  賈厚隨手便指點起來。
  “大宋的整個防禦,其關鍵在京湖戰場襄樊之地。欲破襄樊,當先破蜀。而川蜀之關鍵則在重慶……閣下可知,大汗已進展到了何處?”
  李瑕很感興趣,問道:“何處?”
  賈厚笑笑,手指劃過涪江、嘉陵江、渠江,在重慶西北方向不遠的合州圈了圈。
  “不怕告訴閣下,自開戰以來,大汗已斬宋將張實、楊立、段元鑒、楊禮、鄭炳孫、王佐、徐昕等人;連破苦竹、青居、大獲、運山、石泉、大良諸城。縱橫捭闔,所向無敵。想必就在此時,釣魚城業已投降。亡宋,指日可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