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太子太師攜美赴巫山,皇後公主求情慶陽宮!
九品獄卒:開局竟和魔教教主相親 by 左岸七夜
2024-5-18 18:42
花開兩朵,各表壹枝。
就在李諾攜三美共赴巫山時,洛陽城內湧動的暗流已經擺在了明面上,鋒芒畢露!
皇宮。
禦書房。
“嗚嗚嗚,陛下啊……臣妾懇求陛下,饒了我那可憐的二伯吧。”
已有身孕的王皇後哭得梨花帶雨、楚楚可憐,正在為王子彥求情呢。
五姓七望中,王氏分為兩脈,為王陽明、王瑾丞所在的太原王和王皇後所在的山西王。
而今山西王得勢,若非崔無悔於泰山安然歸來,這第壹世家的頭銜便要花落山西王家了。
當今山西王氏家主乃是王子徽,居於山西祖宅;
老二王子彥,國子監壹系的大佬級人物,位居吏部尚書,但因誣告李子安而遭受反坐,被下了天牢;
老三王子韞,之前做過睢陽書院山長,現為劍南道總督。
王皇後雖是山西王氏旁系出身,但幼年父母雙亡,由王子彥這壹房帶大,故而對王子彥的感情頗深,怎又能眼睜睜看著王子彥在天牢裏受苦?
奪舍了“秦王”肉軀的文宗只為長生與皇權,對女人可是壹點都不感興趣。
若非需要誕下血脈子嗣來鞏固國本,以及為以後的“長生”做好奪舍的準備,他甚至不會多看這個王皇後壹眼。
瞥了壹眼皇後隆起的肚子,景泰帝不悅道:“妳那二伯行事糊塗,沒有鐵證就硬出頭想要扳倒武安公,這誣告反坐乃是朝廷鐵律,朕若饒恕了他,李子安會服氣嗎?”
本就對李諾沒有多少好感的王皇後眸中閃過壹絲陰霾。
她陰陽怪氣道:“這武安公不也沒事嗎?而今在江南活得可滋潤著呢。”
景泰帝不滿道:“這是人家有本事。更何況,這事兒可沒那麽簡單!妳那二伯算是得罪了所有武勛,懂嗎?朕若輕易饒恕了王子彥,滿朝武將豈不心寒?”
壹個文官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單憑壹張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夠隨隨便便彈劾壹個有功有爵之將,然後屁事都沒有?
這讓武將們怎麽想?
武將天生就活該要被文官壓壹頭?
景泰帝當然不蠢,不管是守江山還是繼續開疆國土,都還得依靠這些武將呢,他怎能自掘墳墓?
但是皇後這般模樣,也是讓他有些於心不忍。萬壹太過傷心,害了肚子裏的皇子,那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皇後有壹點沒說錯,李子安這不沒事嗎?甚至鎮守應天府有功,又該賞賜了呢!
王皇後見景泰帝不為所動,只得采用迂回戰術。
她傷感道:“臣妾真是命苦啊,若非二伯將我養大,臣妾此生怕是沒機會嫁給陛下了呢。”
“好好的,說這些作甚?”
景泰帝很是不悅。
王皇後嘴角勾起壹抹苦楚的笑容:“陛下啊,臣妾的堂妹命更苦哇!大伯為了陛下的大業,可是將他的親身女兒都獻出去了,畫雪她遠嫁到天寒地凍的北方,嫁給她根本不愛的人,也不知受不受得住。”
王家和鬼醫門聯姻,最終目的便是為了鬼醫門的《黃帝內經*上篇》,也就是江湖上壹直說的《靈樞九卷》!
而這麽做,都是為了景泰帝。
因為景泰帝的【英靈召喚大法】需要壹個可以承受住“英靈”的載體。
而這個載體想要和“英靈”融合程度更高,就需要《靈樞九卷》的針灸之術將“英魂”與“血脈”穩定住。
景泰帝當然明白《靈樞九卷》的重要性。
在這件事情上,王家確實是做出了犧牲。
他可以薄情寡義,但不能讓為他盡心盡力辦事的人寒了心。
他沈思壹番,說道:“此事……妳可以去找慶陽求個情。”
“慶陽?”
王皇後眸中眼淚已擦凈,露出了壹絲茫然不解。
景泰帝點頭道:“妳去了便知。”
“那事不宜遲,臣妾這就去長安!”
王皇後有些激動。
她其實和這個大姑子沒多少話題,畢竟兩人的“道”完全不壹樣。
但現在既然求到人家頭上了,她也不能再端著架子了。
想了想,她決定帶著自己最為珍貴的寶物去找這個大姑子好好聊聊,促進感情。
“報……”
這時,壹個小太監戰戰兢兢地走到禦書房前,跪地道,“陛下,大長公主求見……”
“太平?她來作甚?”
景泰帝有些訝異。
對於這個“女兒”,他其實是有那麽壹點愧疚的。
畢竟當初飼養人鱬,煉制人丹,便是借用了太平的公主府。
甚至,差點就讓李諾給順藤摸瓜查到了。幸好他當機立斷,讓影壹去壹把火將太平公主府給燒了。
“喧。”
“喏。”
“陛下,既然太平皇姑求見,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王皇後盈盈壹福,很快便退出了禦書房。
少頃。
大胤的大長公主便急匆匆跑了進來,身後的小太監只能吃力地在後頭追著。
“陛下!”
太平公主走進禦書房,直接跪了下去,不停地磕頭。
“起身吧,妳不好好在長安呆著,這般急匆匆跑來洛陽,所為何事?”
景泰帝不動聲色地問道。
太平公主此時臉上毫無血色,唇角發青,精神狀況十分差。
她咬咬牙,說道:“臣請陛下赦免趙權死罪!”
“大膽!”
景泰帝怒喝壹聲,“妄議朝政,太平,妳越界了!”
太平公主目露哀傷,但眸光很快又變得堅毅起來。
她道:“臣請陛下赦免趙權死罪!臣願意獻出壹切!包括封地……乃至公主頭銜!”
“趙權啊……說起來,朕和他,哎……”
景泰帝嘆息壹聲便頓住了。
“秦王”和趙權可沒有任何的交集。
有交集的是他文宗。
其實當年的葉長卿壹案,在位三十年、皇權鞏固的他焉能察覺不出來?
他當然知道這是他那個庶出兒子和還只是王府長史的崔無悔搞出來的把戲,為的就是將他的太子趕出東宮。
他默許了兒子們之間的明爭暗鬥,更是趁著這個機會,完美假死,金蟬脫殼!
如此,皇位才得以順利地落在了景順身上。
而趙權,作為龍驤軍副都尉,當年也是參與者。
只是他不明白,太平為何要為趙權求情?
雖說趙權也給太平當過壹段時間的侍衛統領,但那都是二三十年前的陳年舊事了,這段緣分,也早就過去了。
而今趙權犯的是誅九族的罪過,比王子彥的情況嚴重多了,哪有那麽容易赦免死罪?
“陛下,臣請陛下赦免趙權死罪!”
面對景泰帝疑問,太平公主並沒有道出原因,她來來回回就是這麽壹句話。
這讓景泰帝的臉色變得陰沈。
不過很快,景泰帝的心情又變得平靜下來。
他是過來人,自然是看出了太平此時此刻的感情流露乃是真情實意。
而讓壹個女人對壹個男人如此心甘情願付出壹切,除了情愛還能是什麽?
但赦免趙權死罪壹事,他沒法答應太平。
他不可能做到什麽事情都壹言而斷。
他是天子,換句話說,就是這天底下最大的判官。他可以稍微將判決的尺度偏移壹方,但不能做得太明顯。
而趙權這事兒,若李諾親自出面求情,那就有了壹線生機。
問題是李諾會以德報怨?
肯定不會!
若非給朝廷臉面,他早就將趙權千刀萬剮了。
那麽……
景泰帝再壹次想到了慶陽。
若是慶陽出面,那李諾答應還是不答應?
慶陽啊慶陽,看來要讓妳如願以償了……
景泰帝看向太平公主,說道:“太平,此事求朕算是求錯人了。妳若真想要救趙權,這天底下,只有壹個人可以幫得上忙。”
“還請陛下告知是誰!”
太平眼中燃起了希望和光。
只要能救自己的情郎,她願意付出壹切。
“慶陽。”
景泰帝淡淡吐道。
“慶陽?”
太平公主滿臉疑惑。
慶陽有這麽大的本事,能夠救得了趙權?
“嗯。”
“好!那臣現在就回長安求她!”
太平激動道。
“慢著……”
景泰帝想了想,說道,“妳這麽去,慶陽肯定不會答應。這樣,妳就對她說,上壹回她和朕說的那事兒,朕準了!”
自然是慶陽想要讓景泰帝為她和李諾賜婚壹事。
畢竟慶陽是皇室之女,是嫡公主!她的婚嫁,必須要要經過宗人府以及皇帝的點頭。
不然就不能名正言順。
太平公主訝異道:“陛下答應慶陽什麽事了?”
“妳無需知道,妳照著這話說便是。”
景泰帝擺擺手,有些不耐煩道,“行了,趕緊去吧。遲了的話,誰來也救不了趙權。”
“臣謝過陛下!”
慶陽急急離去,生怕晚了壹步,她的這個情郎就要人頭落地。
景泰帝陷入了深思。
他也沒想到趙權身為江南總督,堂堂二品封疆大吏,為了陷害李子安,竟然勾結六臂迦人,顛覆江南!
而李子安因禍得福,又立了大功。在江南平民百姓乃至士子中豎立起了威望。
當然,饒是如此,景泰帝也沒覺得李子安會真正威脅到他的皇位。
因為李子安乃是臣子,而且是他親封的太子太師、武安公!
壹個臣子,尤其是位高權重的臣子,想要造反,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歷代的中原王朝,都有國運的存在。
而朝中重臣都可以享用壹部分的國運。
朝臣想要造反乃至弒帝,那就會遭受國運的反噬,輕則修為大跌,重則半身不遂。
故而歷代的王朝更替,都不是出自朝堂大臣的造反。
大胤太祖李錦淵十六歲斬白蛇起義之前,只是壹個被逼到絕路的貧窮百姓而已。
但是!
景泰帝雖不怕李諾造反,並不代表他就願意看著李諾壹步壹步成長起來,在中原九州建立起只屬於他自己的威望。
而且李子安若再繼續成長下去,極有可能會繼續追查血祭人丹。
此事壹旦被天下人知曉,那他這個皇帝就是失德!
壹旦失德,國運便會衰亡,那麽他的皇位也就不穩了。
看來,李子安是不能再繼續留在朝中了……
不管他能否平定南疆,只要班師回朝,便是他的死期!
這壹刻,景泰帝終於下定了殺心,也代表著,他和李子安之間的君臣關系完全決裂。
正是崔無悔。
對於這個踏足文道二品境、當今儒道領袖的崔相,景泰帝是找不到任何的借口將之罷免乃至斬殺。
真說起來,崔無悔的難纏以及威脅程度,遠遠高於李子安。
李子安,再強,那也只是壹介武夫。
但崔無悔,可是二品文道大儒!李岐不出,崔無悔便是天下儒道領袖!
連他現在都看不透這個在十六年前壹舉炮制葉長卿案的崔無悔的心思。
“來人。”
景泰帝低喚了壹聲,便見壹個老太監從影中走了出來。
影壹被殺,但影衛不可壹日沒有統領。
故而景泰帝便消耗了壹部分國運,將影衛中壹個跟隨多年的老太監的修為硬生生拔高至【詭道三品】,讓其當了影衛統領,繼續為他監察天下。
老太監初掌影衛,那可是激動壞了,故而做事非常賣力,甚至都到了親力親為的地步。
“老奴見過陛下。”
老太監跪在地上,不敢直視龍顏。
景泰帝滿意道:“影壹,朕的太子太師而今到哪了?”
“陛下,影衛每隔三個時辰就會回報壹次太子太師的行蹤。算算時間,太子太師這會兒應該已經出了梅關。”
影壹將掌握到的信息說出來。
“出梅關了嗎?”
景泰帝有些疑惑,“他征了多少兵了?這才壹個月不到,他就要趕赴南疆了?”
“陛下,太子太師將征兵的事情全權交給他的幾個副將。但進展並不順利,這大半個月以來,渝州、揚州等地加起來,也才招收了七千余人。”
這位新任影衛大統領如實稟告。
“這要猴年馬月才能招起十萬大軍?這個李子安到底在搞什麽名堂。難道真以為以他壹己之力,就能夠剿滅整個魔教?”
景泰帝喃喃道,“魔教教主神龍見首不見尾,其下更有四大護法。第壹護法淡臺青龍更是前朝大周戰神的後裔,擁有不凡的劍道造詣。若不成軍陣,如何滅之?”
對付三品以上的超級強者,要麽派出同級別的強者抗衡,要麽就是以兵法結出軍陣對之,否則只是送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