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日後說不定有機會呢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by 擺爛11
2024-6-23 09:53
春去秋來。
很快,壹眼望去,長安城便能看到滿目的金黃之色。
這讓李重想起了那顆銀杏樹,說起來,他到底有沒有記錯朝代了。
那銀杏應該是李二親手種的吧。
“老師在想什麽?”
李承乾看著李重掀開車簾,望著窗外,好像壹路都在不知道想什麽。
李重便道:“除了百姓還吃不太飽,這秋天的長安城,是真的好看。”
教育總是在不經意之間。
李承乾現在也慢慢地,感覺到了壹些民間的疾苦。
雖說,是作為老師的誌願。
“妳可能不這麽覺得。”李重又道。
“那是因為妳如今的經歷得還少,等妳經歷得多了,妳就會發現,能這樣靜下來心,看看這秋景,實在是壹件美得不能再美的事。”
說完,李重還比劃了壹下,出於習慣地做出了壹個照相的姿勢。
“當然,前提是妳能吃飽。”
李承乾當然不能理解。
因為,這難道不都是很平常的事物麽?
甚至,宮中比這路邊的還要好看呢。
“老師若是喜歡,那進宮看,宮裏的樹木都有人打理,比這好看。”
李重不得不緊盯著李承乾。
最後說道:“也好!很久都沒有見過妳母後了。也不知道妳母後現在怎麽樣了。再把孫思邈給帶上。”
其實……
李重就是想去看李麗質。
也不知道現在都長成什麽樣了。
要是長殘了,他就不要了。
馬車很快便來到了孫思邈的住宅。
下了馬車,家中的仆人便告訴李重跟李承乾,說臨時有個病人,他家主人去給人看病去了,然後便把兩人引到正堂。
李重讓李承乾拿好凸透鏡,磨了幾個月了,工匠總算是把凸透鏡給磨出來了。
李重看了看質量,還行。
就是說吧,想看到細菌,這倍數可能還不太夠,但晚上看個月亮,白天生個火什麽的,問題不大。
李重覺得,這應該是凸透鏡的弧度有關。
這越彎的弧度,可能放大的倍數就越大。
可這樣磨制的難度也更大。
不過現在拿來當當望遠鏡,問題還是不大的,估計,應該也能有個至少二三十倍吧。
這東西,今天李重也就是拿來給孫思邈看壹下。
之後……
李重應該會拿去給李二。
畢竟,現在這個倍數,最多只能當望遠鏡,根本做不了顯微鏡。
而很快,孫思邈也回來了。
聽說李重來了,高興得不行。
“這就是妳說的顯微鏡?”
“不是,技術還不過關,這目前只能說是望遠鏡。”
“怎麽用?”
“放在眼睛前面看就行了。”
看到東西能在眼前被放大,孫思邈對這物件,也是大感神奇。
見孫思邈的弟子拿著血壓計壹起回來,李重也是問道:“讓妳通過把脈,確定高血壓,研究出來了?”
孫思邈的弟子也是興奮道:“老師已經能夠通過把脈,判斷得八九不離十了。”
孫思邈則是本著嚴謹的態度,白了壹眼自己的弟子,說道:“雖說把脈是能大致地判斷出來,可也不能排除,是不是別的病,所以,即便能通過把脈看出來,老夫我還是需要用血壓計測壹下,這樣,方覺得萬全。”
“就是這血壓計經常容易壞。”孫思邈的弟子也是道,“比如說氣囊漏氣什麽的。”
李重:“這我也沒辦法,以後再讓工匠想想怎麽改進吧。明天,我想讓妳跟我壹起進宮壹趟。”
“怎麽?陛下病了?”孫思邈問道。
李重:“這倒沒有,不過是想讓妳給皇後看看。皇後前兩個月又誕下皇子,身子可能需要調理,需要妳給提出點療養方面的建議。”
要不是看在李重的面子上,孫思邈可能隨便寫點吃什麽就打發了。
“那行,明天老夫便跟妳走壹趟。”
“說起來,妳那千金方寫得怎麽樣了?”
“還在寫,而且才剛剛開始,哪有那麽快。”
“話說,是不是可以把壹些經常會用到的方子,都散發到各大州縣,要是百姓生病了,就可以自己自行去抓藥,雖說,最好的話,自然是先找個醫者,望聞問切之後再對癥開藥方,可有時候,壹些地方根本或者是很難找到醫者。”
“李學士如此關心百姓,令人欽佩。”
“我也就是隨便說說,如果孫神醫覺得可行的話,那我可以讓陛下配合壹下。”
“這壹些普通的風寒,倒是可以真的可以嘗試壹下,還有壹些跌打損傷,燙傷之類的。”
“說起這個……如果能把酒提純,做成高濃度的酒精,可以消毒殺菌。這對於治病救人,應該也有壹點點作用。”
“那妳怎麽不做出來?”
李重便道:“主要是我不知道怎麽配置準確濃度的酒精。而且……我有點忘了到底是百分之多少的酒精。”
“……”
孫思邈無言以對。
“那妳想想。”
“好像是百分之七十五。我們用排除法,百分之九十肯定不可能,百分之六十也肯定不可能,那就是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間。取個中間值,百分之七十五。”
“那既然已經知道了,李學士妳倒是去配啊。”
“還要解決壹個問題。”
“什麽問題?”
“百分之九十九的酒精,多少體積,加多少水,才是百分之七十五?”
孫思邈苦笑,“妳這問老夫,老夫問誰?”
“據說還有壹種可以用來給受傷的士兵消毒,防止生膿瘡感染讓人致死的藥物。”
孫思邈幹脆不說話了,讓他繼續說下去。
“這種東西比酒精更好用,用吃的大蒜提取出來的。”
“妳又忘了?”
“差不多。”
孫思邈哭笑不得。
“所以說,這學習學習,不拿來用,就是空中樓閣,只有知行合壹,才能真的說自己學會了。”
“李學士說的真的是太好了。就像是我們行醫的壹樣,光看書上寫的沒用,妳得自己去把把脈。”
孫思邈的弟子也是如有同感地插話道。
然後李重便看了看李承乾,“要不……太子殿下也學學醫,反正技多不壓身。”
孫思邈趕緊拒絕:“太子殿下還是好好學怎麽治國吧,這對如今的大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孫思邈這是怕麻煩呢。
不過李重想想,李承乾可能也真的沒有那個時間。畢竟學醫,沒個十年八年的,怎麽可能學成。
便也放棄了道:“也罷。不過我感覺至少可以學個跌打損傷,還有正骨什麽的。”
因為李重想到了他的腿傷,有說是糖尿病,也有說是騎馬摔的,李重這也算是以防萬壹吧。
還是說,自己學?
畢竟,他都摔傷了,總不能自己動手。
然後李重便道:“我想學個正骨。其實我對醫術,神往已久。”
這正骨,不用背藥材名稱,哢嚓兩下就弄好了,正適合他這樣的懶人。
孫思邈見他興致這麽高,當然也不好拒絕。
但也是提醒道:“這正骨學起來,也不簡單。要想學成,至少半年。當然,還得看天賦。”
“這麽麻煩嗎?那算了,我不學了。”
因為認真想想,太子的腿傷,肯定不是正骨那麽簡單,說不定是粉碎性骨折。
都粉碎了,怎麽正都沒用了。
李重只好又看了看李承乾的腿。
然後仿佛是下了壹個很艱難的決定壹般。
“算了,還是學學吧,畢竟萬壹用得上呢。”
嗯……
其實,他更喜歡給女的做正骨。
日後說不定有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