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63章 大明統壹之日!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大隊人馬,正穿行在高黎貢山的峰谷之間。
  如果從某處高峰之上向下看去,就會發現這支向南行進的隊伍是如此龐大,向南壹眼望不到頭,向後壹眼看不到尾。浩浩蕩蕩,人馬數以十萬計。前隊已經出了漢龍關,行進在緬甸的土地之上,而殿後的精兵,猶在高黎貢山的東麓。
  這不是壹支由戰士和輸送軍糧的民夫組成的大軍,而是壹支包括了無數婦孺和平民的隊伍。扶老攜幼,拖家帶口,背著僅有的壹點財物,壹步壹跌的南行。氣力比較壯的男子,大多推著獨輪小車,車上裝著壹袋袋的米糧。所有的騾馬都用來馱運米糧,沒有壹匹馬的背上馱著還能夠行動的大活人。
  大順雲南節度使羅虎也身在這支南行的隊伍當中,不過他不在前隊或是中隊,而是在殿後的後軍當中。同樣沒有騎馬,而是和普通戰士壹樣,打著綁腿,穿了草鞋,穿著布面鐵甲,背著口糧、水壺、兵刃,壹步壹步的行走。
  和他壹起的,都是精壯漢子,藍衣白帽,或是肩扛長矛,或是背著火槍,人人都攜帶著口糧水壺,沈默著行軍。
  壹股說不出來的悲壯氣氛,在這支南行的大軍上空縈繞不去。
  這是壹支敗軍……壹支強大的敗軍!
  這支軍隊的裝備相當精良!超過三分之二的步兵裝備了火槍,其中燧發槍的占比(占火槍兵的比重)又接近三分之壹,余下的火槍手也扛著威力巨大的重火槍。長槍兵使用的長槍看上去也威力十足,都是清壹色的丈八長槍。還有少量的盾牌兵,則人人都配有標槍。
  而無論是燧發槍、火繩槍、長矛、刀盾還是標槍,壹律保養得非常良好。
  另外,所有的兵將,都有藍色的布面鐵甲護身,白色的氈帽下面,也有壹頂可以保護頭顱的鐵盔。
  還有壹些騎兵牽著的高大戰馬(馬背上馱著糧食),也非常吸引眼球。這可不是什麽滇馬川馬,而是來自天竺的折耳馬!每壹匹都非常神駿,壹看就知道是精心繁殖出來的良馬。
  就這壹套軍備,要擱在原本的歷史上,足夠充當滿清王朝的終結者了!
  除了軍備強大,軍中的士卒也大多高大強壯,壹看就知道是從小就經過嚴格訓練,而且營養充沛,才得以養成的。
  好兵好馬好器械……而且數量不少,足足有15000人之多!
  本來應該可以橫行天下的精兵勁旅,現在卻成了倉皇而逃的失國流亡之軍……
  想想都讓人傷心啊!
  可是他們中的所有人,的確都已經盡力了!
  在過去的壹年多時間裏,以李繼成之名督軍的羅虎指揮著這支軍隊,和朱和幸指揮的明軍多次交鋒,或是伏擊,或是奇襲,或是固守險要……用盡了壹切辦法,但都無壹例外的遭遇了失敗。
  敗了那麽多次,還能不潰不散,保持堂堂之師的姿態退出雲南,本身已經說明問題了。
  現在的大順軍並不弱,不僅不弱,而且相當強悍!
  可是他們遇到的敵人卻更加強大……不是他們不努力,是明軍的實力太變態啊!
  大順軍的火槍兵主要還在用火繩槍,他們的敵人卻已經開始裝備線膛槍並且使用木塞彈(米涅彈)了。
  這樣的差距,已經不是訓練、士氣和軍略可以扭轉的了。
  所以他們只能選擇離開……去印度當個“剎帝利老爺”了。
  大軍就這樣沈默著前行,沒有人回頭,除了吃飯和休息之外,也沒有人停下腳步。又壹直走了大約兩天,終於出了高黎貢山,到達了隴川宣府使司轄區內的漢龍關前。
  雄關當前,向南是緬甸,往北則是中華!
  羅虎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站在了高處,望著大隊兵馬從自己的腳下通過,走向漢龍關,眼眸當中,已經滿是淚花。
  就在這時,有人從漢龍關內飛馬而出,到了山腳下,尋到了羅虎的將旗,步行上坡,到了羅虎跟前,才行了壹禮:“父帥,總算等著您了。”
  羅虎看了眼那人,是自己的兒子羅可,早就不是少年郎了,而是個人到中年的壯漢了。
  羅虎點點頭:“總算到了……”
  羅可又問:“父帥,明軍離咱還有多遠?”
  “十幾裏吧……”羅虎道,“壹路跟著,禮送額們出國啊!”
  說著話,他又看了壹眼漢龍關,嘆了口氣:“出了這關……額們就不再是中華之人了!”
  “父帥……”羅可去過天竺許多次,深知天竺之富,而且他也知道許多世界上的事情,於是就笑著安慰父親道,“沒有什麽大不了的,朱家皇帝的好多兒子兄弟,也都出了國。有些人比額們走得還遠,都去了新大陸,去了南大陸……那才是蠻荒之地呢!額們要去的天竺是好地方,可富裕了!額們去了天竺,那就世世代代都不受窮苦了。”
  “也罷……”羅虎嘆了口氣,低聲問,“兩位老萬歲的梓宮都請出來了?”
  “已經請出來了……就在漢龍關內!”
  所以羅虎在布置總退卻的時候,就吩咐自己的兒子操辦這事兒,負責把李自成、李過的棺材從龍谷陵寢中倒出來,運到漢龍關。然後羅虎就會親自護送兩口棺材去印度的西天府安葬!
  西天府可是埋人的好地方……包上西天啊!
  ……
  羅虎、羅可護送著李自成和李過的梓宮,幾乎是最後壹批離開漢龍關,踏上緬甸木邦府的土地。
  而就在他們走後的第二天,壹面日月旗就在漢龍關上獵獵飄揚了!
  這意味著萬歷末年以來的大明亂世,終於畫上了壹個句號。
  大明終於統壹了!所有的失地全都已經收復,大明帝國終於完整了!
  收復漢龍關的明軍部隊,壹邊布防,壹邊就派出快馬向昆明府而去,將這個全大明人民期盼已久的好消息送上了五華山,報告給了太子朱和幸和太子妃丁玉英。
  “太子爺,妾身給您道喜了……大明終於在您手裏統壹了!”陪著丈夫壹起南征,和丈夫壹起料理軍務政務的太子妃也有點喜極而泣了,眼眶都濕漉漉的了。
  平滇之戰,可是萬萬輸不起的!
  而且不僅不能輸,還得漂漂亮亮的贏下來!
  現在的結果,還算是讓人滿意的,雖然前前後後打了壹年出頭,之前還準備了好長時間,而且也沒打過什麽轟轟烈烈的決戰。但是善戰者無赫赫戰功啊!
  只要真懂軍事,就知道朱和幸用兵的厲害之處……從頭到尾,沒有給對方壹點可乘之機。無論羅虎用了什麽奇謀,都跟拿腦袋撞石頭壹樣,除了頭破血流,就沒別的下場了。
  而且平滇不僅是軍事仗,更是經濟賬、政治仗!
  最困難的不是打下來,而是守得住,守得穩,還不能虧得太多……還得把方方面面都擺平了,把雲南的封建勢力都扶植起來,控制起來,這才能長治久安。
  要把這壹切工作都在壹年多壹點的時間中安排妥當,已經說明朱和幸、丁玉英這對夫婦沒有讓朱慈烺失望。
  朱和幸的眼睛裏也噙著淚水,太子的位子算是穩了!
  他笑著對妻子說:“玉英,給父皇寫奏章吧……向父皇報捷,咱們不負所望,把雲南平下來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