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99章 大明朝,小學生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4

  擺在乾清宮西暖閣裏的是朱皇帝的家宴,就是壹大家子在西暖閣二樓的壹間廳堂內擺幾桌,紅紅火火的吃上壹頓。
  今天是三月初三,明朝的時候是個節日,叫上巳節,在宋朝以前是個舉行“祓除畔浴”活動的重要節日。就是結伴去水邊沐浴,以清除不祥。不過這個風俗到了宋朝以後就逐漸式微——男男女女的聚在水邊沐浴什麽的,看著就很多人欲,壹點都不天理,當然是不允許的!
  到了朱元璋開創大明後,上巳節的活動就改成了“春遊”。而朱慈烺這兩年忙於政務、軍務,也沒心思去南京城外壹日遊,所以就改用中國人民最樸實的過節方式——聚餐了!
  帝王之家的聚餐並不是擺張圓臺面,壹大家子圍在壹塊兒沒大沒小的吃東西,而是分而食之。擺了壹圈案幾,也不是壹人壹小桌,而是三三兩兩的落座。朱慈烺和吳三妹壹桌,崇禎上皇和他的胡愛妃壹桌,周皇後和老張皇後壹席。還有些小孩子要麽和親媽壹起,要麽和奶媽壹塊兒坐著。那些太小的孩子就不上桌了,大人的飯食也不合適他們吃啊。
  上皇六子朱慈炋則和他親媽魏妃(上皇妃子)壹起,在緊挨著崇禎上皇的位置上擺了張案幾。六歲的小胖子壹向熱愛美食,開席之後就蒙著頭吃個不停,也不挑食,壹道道端上來的食物就沒壹樣漏過的……小胖子正歡快的時候,讓他心碎的壞消息就傳來了。
  “父皇,該給六弟開蒙了吧?”朱慈烺也是熱愛美食的,但是他不敢多吃——這年頭要得個三高啥的,連藥都沒有,只能幹等著駕崩啊!所以有了個七八分飽,就放下筷子,和崇禎皇帝說話了。
  談話的內容是小胖子朱慈炋的教育問題……要念書了,再也不能愉快的吃喝玩樂了!
  “開蒙啊?”崇禎皇帝笑了笑,“找個內侍先教著就是了……小春哥兒是尋常的皇子,將來不過坐享富貴而已。”
  朱慈炋其實是上皇子,但是崇禎認為他出生的時候自己還是皇帝,所以應該讓他享受皇子待遇。不過他也不覺得這小胖子能有什麽大出息——他已經有了朱慈炯、朱慈照了,就不指望朱慈炋了,混混日子算了。
  “是啊,六哥不過是富貴閑人而已。”吳三妹並不是在幫崇禎說話,而是在幫朱慈炋說話。
  在她看來,小胖子壹生下來就已經達到財務自由的頂級——退休自由!生下來就可以退休了,還努力什麽呀?只要認得幾個字,然後吃吃喝喝就行了。
  “什麽叫富貴閑人?”朱慈烺壹笑,“小福,妳願意當個整天吃喝玩樂,無所事事的廢物王爺嗎?”
  正將壹塊烤得酥酥脆脆的鴨子皮往嘴裏塞的小胖子聽到大哥的提問,壹下子不知道怎麽回答,連忙看著大嫂吳三妹——胖子只是看著憨厚,其實還是蠻機靈的,知道大嫂疼自己。
  吳三妹輕輕點頭,都是“小福王”了,不當廢物妳當什麽呀?
  小胖子歡快地說:“願意,臣弟願意!”
  還挺機靈的!朱慈烺心說:沒看出來啊!妳這小胖子深藏不露……才六歲就已經知道裝傻,長大了還了得?
  壹定要好好教育!
  “父皇,”朱慈烺笑著對崇禎道,“妳看看……那麽小就不知道上進,不好好教育不行啊!以後長大了能幹什麽?”
  幹什麽?崇禎皇帝心說:幹王爺啊!郡王妳總要給壹個吧?壹個王府,5000畝土地,幾萬兩銀子的賞妳也要賴掉?
  “就算封了郡王,也不能只吃不做啊!”朱慈烺道,“現在國事艱難,朝廷財力有限,沒有余力養那麽多王爺和宗子。所以親王、郡王只有賜田,沒有固定的俸祿。如果不能出仕,將來就要受窮了。”
  聽到朱慈烺說什麽“財力有限”,崇禎就在心裏哼哼了幾聲:分明就是摳門,還哭什麽窮……大明歷代皇帝中就數妳最有錢了,可是連王爺的俸祿都不肯發,都摳得不像話了!
  朱慈烺又道:“好在藩禁之法已經廢止,皇子皇孫都可以出仕做官,三哥兒、四哥兒都當了方鎮節度,五哥兒和六哥兒也得好好教養,說不定也能成為國家棟梁。”
  上皇五子,重慶郡王朱慈煥也在西暖閣的飯廳裏面,他在角落裏面瞇著,壹人壹個小桌子,上面放著幾盆張皇後和周皇後吃剩下的菜——朱慈煥有“造反”的嫌疑,而且也沒皇嫂把他當兒子寵,而且他也懂點事兒了,知道大事不妙,整天疑神疑鬼的,害怕食物中毒。
  所以到了朱慈烺這裏赴宴時也不敢放開了吃喝,看著就可憐。所以周皇後、張皇後就把她們吃剩的賞給朱慈煥了。
  現在聽到朱皇帝說好好教育自己,將來好當棟梁,連忙放下筷子,壹拱手道:“皇兄說的是,小弟壹定好好念書,將來壹準考個進士。”
  還考進士?朱慈烺心說:將來要考大學!如果考不上,妳就只能回家當個廢物王爺了!
  “好!有誌氣!”朱慈烺翹起大拇哥,“這才是我大明的好郡王!”
  他又對崇禎道:“父皇,不如咱們就趁今天聚在壹起的機會,商量壹下皇子、上皇子、王子、公主和郡主們讀書的事兒吧!”
  “怎麽還有公主和郡主?”吳三妹楞了楞。
  “不僅有公主郡主,公、侯、伯、子、男,以及在京居住的四品以上官員的子女,都要入學上進!”朱慈烺道,“這事兒關系到我大明的長治久安,壹定不能疏忽敷衍。”
  崇禎上皇看兒子說話的表情異常嚴肅,有點不解:“皇兒,讀書習字的事情,是各家各戶自己的事兒,咱們不好多管吧?”
  “父皇差矣!”朱慈烺連連搖頭,“我朝之所以會有甲申之難(現在指放棄北京遷都南下),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太祖皇帝當年忽視了皇子和貴胄子女求學之事!”
  崇禎上皇點點頭,心說:朕也是沒把妳教好……壹點都不知道規矩,動不動就批評太祖高皇帝!
  朱慈烺接著說:“壹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大計莫如樹木;國家大計莫如樹人……本朝起於草莽,太祖起於微末,以曠世之天才而掃八荒,建大明。但是皇子、皇孫,貴胄子弟,生於安樂,又無天縱,如果不嚴加教導,何以成才?太祖所開之基,由誌少才疏之輩繼承,如何能延續大明盛世?”
  崇禎心說:妳這逆子的話把大明列祖列宗都給損了……還二十五孝子呢!簡直是古往今來第壹逆子!
  朱大孝子嘆了口氣:“幸虧天佑大明,才有了朕這樣堪比太祖高皇帝的曠世之才出來力挽狂瀾!但是朕壹人之力,終究有限,也不可能長生不死。如果不趁現在為大明養育人才,將來國朝何以為繼?天下又要交給何人呢?”
  崇禎上皇冷著臉,“皇兒,妳打算怎麽替大明養育人才?”
  “辦學!”朱慈烺道,“可以效法先賢,辦學育才,而辦學育才要從娃娃抓起,所以就先開壹個小學,然後再開中學和大學……貴胄子女都要入學,等學堂辦大了,再招收平民子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