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1章 太子大點兵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4
“千歲爺,這是史可法和高傑差人送來的奏章……”
朱慈烺才回到自己設在登州水城內原備倭都司府內的撫軍大元帥府,他的元帥府長史畢酒城和軍師李巖就出來參見了。
畢酒城手捧著兩本剛剛收到的奏章,眉頭緊鎖。
現在流浪朝廷不怎麽正規,沒有了通政使司,奏報、行文和旨意的上傳下達都靠大元帥府的參軍司進行。
而負責擬詔的翰林院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元帥府的長史司。同時長史司還兼了司禮監的壹部分職責,實際上就是大元帥府的“秘書處”。
由六部、諸衛、各地方上呈的奏章都會匯總到大元帥府的長史司,先由畢酒城和李巖來看,然後再給朱慈烺。
不過壹般情況下,朱慈烺都是在每天壹大早看奏報的。看完奏報再上“午朝”或“下午朝”,和帥府諸衛、六部、察院等衙門的主官議政,並且下達指令——他的指令壹般由長史司負責擬詔,然後分成兩類,壹類由內閣擬條旨,朱慈烺批紅,再讓參軍司傳達。
還有壹類是給大元帥府諸衛的旨意,不需要條旨,由朱慈烺批紅即可。
而今天的情況有點特殊,都下午了,如果不是緊急軍情,壹般的奏章應該是明天早上再給朱慈烺過目。
“怎麽?”朱慈烺有點奇怪,“是緊急軍情?”
畢酒城搖搖頭道:“千歲爺,這是史可法和高傑給聖上的奏章!”
“給聖上的?”朱慈烺遲疑了壹下,“都說了什麽?”
李巖笑道:“史可法和高傑奏報說他們已經集結了十萬勤王大軍,很快就要北上迎駕來了。”
“十萬?”朱慈烺哼笑了壹聲,“早幹嘛去了?”
“千歲爺,”李巖道,“就不知道這史可法想要勤的王是誰了?”
“應該是我父皇吧?”朱慈烺笑著,“這是好事啊……史可法真是忠臣,難得的忠臣啊!”
“好事兒?千歲爺,您說真的?”畢酒城楞了又楞。
李巖道:“當然是好事兒了……他這麽壹鬧,南京那些二百多年的勛貴將門還有幾個能脫得了幹系?”
“千歲爺,”畢酒城小聲道,“東南可不能亂啊!”
朱慈烺笑了笑,“亂不了的,壹幫不中用的家夥!酒城,去召集下午朝吧……把蘇觀生、吳三輔、朱純臣也叫來,本宮要聽聽大家夥的意見。”
“臣領旨。”
……
撫軍大元帥府大堂。
流浪朝廷的閣老、尚書,元帥府諸衛的衛帥,察院的李邦華,軍師李巖,登萊巡撫蘇觀生,還有剛剛被朱慈烺任命為備倭都指揮使的朱純臣,以及克難新軍指揮使吳三輔,全都聚集壹堂,開始議事了。
“好個高傑,居然敢和千歲爺做對!他個援剿總兵之前還臨陣脫逃,壹跑上千裏……這罪過還沒追究呢!千歲爺,您給臣下令旨吧!臣帶兵去平了他!”
喊打喊殺的是國舅爺吳三輔!
他現在可厲害了……他指揮的新軍可是打死過3000真韃子的!
高傑那點實力算個屁啊!能和3000韃子比嗎?還不是隨便打打就滅掉了?
而且現在已經是大明崇禎十七年五月底了,克難新軍又在登州練了二十多天的兵,還補充了兵員,實力那是更上層樓了。
在大沽口的時候,克難新軍的總兵力已經破20000人了。後來李巖、紅娘子拉過來3000,蘇觀生在登州又招募了3000,朱慈烺又從隨行的勛貴、勛臣、官員、義民之中拉了2000人。
現在新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將近28500人!
這28500人被編組成了前中左右四個師,每個師的人數都超過了7000人——包括四個1600人的協和壹個600多人的直屬隊。另外還有直屬大元帥府、新軍指揮司的幾百號人。
在人數增加的同時,裝備水平也有了壹定的提升。新軍裝備的火銃數量目前達到了將近2600支(沈廷揚又四下收購了壹些鳥銃送到了登州),包括斑鳩腳火銃和鳥銃,其中鳥銃全部配備了槍刺。
這2600支火銃被分配給了8個營,前左右三師各有兩個營,其中屬於新軍中師的兩個火銃營和兩個沒有配備火銃的步兵營組成了壹個步兵協,全部駐紮在海沙島上。
不過登州這裏,包括6個營的火銃兵,3000鐵騎兵和4門紅夷大炮在內的兩萬六千多克難新軍,還是足夠的強大!足夠高傑的30000賬面兵吃不了兜著走的!
吳襄搖搖頭,打斷兒子道:“可不止壹個高傑,還有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他們多半也會加入進來的!”
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現在並沒有表態,不過他們的立場可以想見——壹定會搞事兒!
因為搞事兒對他們沒壞處……天塌下來由史可法頂著!而且他們還能出賣史可法獲利,何樂而不為?
朱慈烺看著軍師李巖:“軍師,妳怎麽看?”
“他們不會來打登州的。”李巖道,“來了……就不好談條件了!現在只是不知道史可法了……”
“史可法不足慮,”侯恂笑道,“他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倒是馬士英、路振飛、錢謙益三人需要留意。”
“錢謙益?”朱慈烺壹笑,這不是水太涼嗎?山東這邊……水很涼的!
侯恂道:“這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敗誰的事?”
侯恂笑道:“當然是史可法的事兒了!”他頓了頓,“另外,錢謙益有個弟子需要拉到咱們壹邊!”
“弟子?誰?”
“鄭森!”侯恂道,“他是福建總兵官鄭芝龍的長子!”
啊,鄭成功啊……大明首富的兒子!
朱慈烺點點頭,“本宮知道該怎麽做了。”
李巖笑道:“千歲爺,光是伐謀還不行……現在是時候大張聲勢了!他們不就是仗著人多嗎?咱們到了登州都快壹個月了,也是時候從登萊七衛募集大兵了!”
朱慈烺將目光投向了蘇觀生和朱純臣。
這二十幾天,蘇觀生和朱純臣可是忙得快飛起來了!
他們倆在“跑基層”,二十幾天時間蘇觀生跑遍了三州十壹縣!而朱純臣則跑了登萊七衛,去傳達免賦的令旨。兩人的馬術都跑得進步了不少。
而且他們也不是孤身壹人出門的,都帶著部隊。現在登萊二府的三州七衛十壹縣都駐紮了克難新軍,數量不多,都只有壹個旗80多人。
人數雖少,卻也足夠震懾壹下宵小了!
“千歲爺,七個衛的衛城都已經掌握了!”朱純臣道,“只要臣和英國公、襄城伯、定國公、武定侯、泰寧侯、鎮遠侯各領壹旗人馬和十數參軍,帶著銀子去募兵,20天內準保能有30000人!”
“壹人給10兩安家費,再給各衛10兩獎賞!”朱慈烺道,“務必要把七衛之中的精壯之士都給本宮拉到登州城來!”
這壹次就砸出去60萬兩銀子了!用60萬兩銀子買下30000壯丁和登萊七衛,這買賣做得可真不賴啊!
他頓了頓,“兵器夠嗎?”
“盔甲肯定沒有,”吳襄道,“刀盾、弓箭數目也不足,但是長槍應該能配上。”
李巖笑道:“人數湊夠就行了……兵器自有史可法給咱們配備。”
朱慈烺點點頭,“說得不錯……不過上兵伐謀,咱們最好別和史可法真的兵戎相見。”
“千歲爺所言極善!”李巖道,“咱們只需要大張聲勢,先嚇住四鎮,然後就容易拉攏了……四鎮當中,只要拉攏壹鎮,史可法就只能向千歲爺負荊請罪了!”
這就是有錢有嫡系的好處了!四鎮大兵想要動他就得好好考慮後果……除非他們四鎮和史可法團結壹致,否則他們基本沒有勝算。
可是這四鎮和史可法又怎麽可能壹條心呢?